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二(第三章和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
1.对一个变量而言,其(B)指的是全面调查获得的所有变量值(或组)与其对
应频率的一揽子表示。
A.分布 B.总体分布 C.样本分布 D.频数
2.(C )指的是抽样调查获得的所有变量值(或组)与其对应频率的一揽子表示。
A.分布 B.总体分布 C.样本分布 D.联合总体分布
3.以文字叙述方式表达简单变量的分布,一般用于变量值极少的场合(如性别)
的分布的表达方法是(A )。
- 语示法 B. 表示法 C. 图示法 D. 函数法
4.以表格陈列的方式表达较复杂变量的分布,用于变量值较少的场合(如年龄段)
的分布的表达方法是(B)。
- 语示法 B. 表示法 C. 图示法 D. 函数法
5.以图形方式表达复杂变量的分布的表达方法是(C)。
- 语示法 B. 表示法 C. 图示法 D. 函数法
6.(B )既可以反映较少类数也可以反映较多类数的分类变量分布,甚至也能反
映分组化的数值变量分布,居于优先选择地位。
- 饼形图 B. 柱形图 C. 条形图 D. 直方图
- 在变量值极少的场合,在一个圆形内,以顶点在圆心的扇形的相对面积(即
占整个圆形面积的比例)表示概率大小,以扇形的颜色或其他标记表示对应变量
值(既可是分类变量也可是数值变量的)。这样的图称为( A )。
- 饼形图 B. 柱形图 C. 条形图 D. 直方图
- 在所有总体分布特征中,最重要的分布特征是( D )。
- 中位数 B. 众数 C. 标准差 D. 均值
- 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10.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A )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 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11.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
A.小于 100% B.大于 100% C.等于 100% D.小于或大于 100%
12.众数是( C )。
- 出现次数最少的次数 B. 出现次数最少的标志值
- 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D. 出现次数最多的频数
- 在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类型出现的次数称为( B )。
A.参数 B.频数 C.众数 D.组数
14.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是( B )。
A.几何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 C.众数 D.中位数
- 下列分布中,不属于离散随机变量分布的是(D)
A.超几何分布 B.伯努利分布 C.几何分布 D.正态分布
二、多项选择
1.分布的表达方法有(ABCD )。
- 语示法 B. 表示法 C. 图示法 D. 函数法
2.分布图的主要形式包括( ABCD )。
A.饼形图 B. 柱形图 C. 条形图 D. 直方图
3.均值的计算方式包括(AB )。
A.算术平均数 B.加权平均数 C.中位数 D. 方差
4.可以反映数值变量离散程度分布特征的是(BD )
- 中数 B.四分位差 C.偏度 D.标准差
5.下列分布中,属于连续随机变量分布的是(BD)
A.超几何分布 B.指数分布 C.几何分布 D.正态分布
三、计算分析题
1 .某技术小组有 12 人,他们的性别和职称如下,现要产生一名幸运者。试求这
位幸运者分别是以下几种可能的概率:(1)女性;(2)工程师;(3)女工程
师,(4)女性或工程师。并说明几个计算结果之间有何关系?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性别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女 男 男
职称 工程 技术 技术 技术 技术 工程 工程 技术 技术 工程 技术 技术
师 员 员 员 员 师 师 员 员 师 员 员
解:设 A=女性,B=工程师,AB=女工程师,A+B=女性或工程师
(1)P(A)=4/12=1/3
(2)P(B)=4/12=1/3
(3)P(AB)=2/12=1/6
(4)P(A+B)=P(A)+P(B)-P(AB)=1/3+1/3-1/6=1/2
- 某种零件加工必须依次经过三道工序,从已往大量的生产记录得知,第一、
二、三道工序的次品率分别为 0.2,0.1,0.1,并且每道工序是否产生次品与其
它工序无关。试求这种零件的次品率。
解:求这种零件的次品率,等于计算“任取一个零件为次品”(记为 A)的概率
P(A)考虑逆事件 A “任取一个零件为正品”,表示通过三道工序都合格。据题
意,有:
于是
3.已知参加某项考试的全部人员合格的占 80%,在合格人员中成绩优秀只占
15%。试求任一参考人员成绩优秀的概率。
解 : 设 A 表 示 “ 合 格 ” , B 表 示 “ 优 秀 ” 。 由 于 B = AB , 于 是
4.某项飞碟射击比赛规定一个碟靶有两次命中机会(即允许在第一次脱靶后进行
第二次射击)。某射击选手第一发命中的可能性是 80%,第二发命中的可能性
为 50%。求该选手两发都脱靶的概率。
解:设 A=第 1 发命中。B=命中碟靶。求命中概率是一个全概率的计算问题。再
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即可求得脱靶的概率。
脱靶的概率=1-0.9=0.1
或(解法二):P(脱靶)=P(第 1 次脱靶)×P(第 2 次脱靶)=0.2×0.5=0.1
5.已知某地区男子寿命超过 55 岁的概率为 84%,超过 70 岁以上的概率为 63%。
试求任一刚过 55 岁生日的男子将会活到 70 岁以上的概率为多少?
解: 设 A=活到 55 岁,B=活到 70 岁。所求概率为:
6.某班级 25 名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数据如下:
89,95,98,95,73,86,78,67,69,82,84,89,93,91,75,86,88,82,
53,80,79,81,70,87,60
试计算:
(1)该班统计学成绩的均值、中位数和四分位数;
(2)该班统计学成绩的方差、标准差。
(3)根据 60 分以下,60-70,70-80,80-90,90 以上的分组标准,编制考试成绩
的分布表
53 60 67 69 70 73 75 78 79 80
81 82 82 84 86 86 87 88 89 89
91 93 95 95 98
(1)答:
5360676 9 828 48 68 6878 88 98 991 98
70 73 75 78 79 80 81 82 93 95 95
x 81.2
25 中位数 Me=82 中间第 13 个 是 82
Ql=75 QM=89
(2)
x x-平均数 平方 x x-平均数 平方
53 -28.2 795.24 84 2.8 7.84
60 -21.2 449.44 86 4.8 23.04
67 -14.2 201.64 86 4.8 23.04
69 -12.2 148.84 87 5.8 33.64
70 -11.2 125.44 88 6.8 46.24
73 -8.2 67.24 89 7.8 60.84
75 -6.2 38.44 89 7.8 60.84
78 -3.2 10.24 91 9.8 96.04
79 -2.2 4.84 93 11.8 139.24
80 -1.2 1.44 95 13.8 190.44
81 -0.2 0.04 95 13.8 190.44
82 0.8 0.64 98 16.8 282.24
82 0.8 0.64 平均 81.2 0 方差 2998
2998/25=119.92 119.92 10.95
答: S2=119.92 S=10.95
(3)
按成绩分组 人数 比重(%)
60 以下 1 4
60-70 3 12
70-80 5 20
80-90 11 44
90 以上 5 20
合计 25 100

网课代答-到校考试-论文服务 添加客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