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一(第一至三章)
形考任务二(第四至六章)
问题 1:用情绪的 ABC 理论分析
情绪的 ABC 理论中,A 是诱发性事件,B 是个体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等信念,C 是个体的情绪及行为反应。
在本案例中,A是小宁承担了大量他人请求的工作这一事件。
B是小宁 “希望获得所有人的认可和赞赏” 的信念,以及她认为只有通过不拒绝别人请求、努力完成工作才能获得认可的想法。
C是小宁虽然任务完成得很优异,但很少肯定自己,总是担心有人不高兴、不喜欢她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小宁的不合理信念 B 导致了她出现消极的情绪和行为 C。她将获得他人认可视为绝对必要,并且过度关注他人的看法,这种不合理信念使她即使在取得成绩时也无法获得自我肯定,始终处于担忧和不安之中。
问题 2: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在小宁的案例中,本我可能表现为小宁内心渴望轻松、自在,不想承担过多工作的本能欲望。但本我在她的行为中表现得并不明显,因为她的行为更多地受到超我和自我的影响。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小宁的自我在面对他人请求时,需要平衡本我的欲望和超我的要求。她的自我选择通过承担大量工作来试图满足超我的要求,即获得他人认可,但同时也压抑了本我的需求,导致自己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代表着理想和良知。小宁的超我非常强大,它要求小宁必须获得所有人的认可和赞赏,这种完美主义的标准使得小宁对自己要求极高,总是担心自己的行为不够好,害怕他人不满意。超我的过度强大导致小宁对自己的评价过于苛刻,即使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也难以自我肯定。
问题 3:用人本主义治疗理论帮助小宁
人本主义治疗理论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小宁:
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治疗师要为小宁创造一个安全、理解、接纳的环境,让她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小宁会逐渐放下心理防御,更深入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帮助小宁认识自我:引导小宁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感受,而不仅仅是关注他人的看法。让她意识到自己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接受他人的请求,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他人。例如,可以通过让小宁记录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和想法,帮助她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促进小宁的自我成长:鼓励小宁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而不是将他人的认可作为唯一的追求。帮助她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他人的评价上,更体现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中。例如,可以引导小宁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鼓励她在这些方面发展自己,增强自我认同感。
培养小宁的自主决策能力:在面对他人请求时,帮助小宁学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做出合理的决策。治疗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小宁练习如何拒绝他人,同时让她明白拒绝并不意味着失去他人的认可,反而可能会让他人更加尊重她的边界和选择。
答案解释: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