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各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其题号并填入括弧。每题2分,共计30分)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________的总和。”
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必须以___________为指导。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身的研究方法,哲学的方法显示出以下哪几个典型特征?
通常认为的“古希腊三贤”是________。
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将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界定为人类文明时期的 “________”。
现代意义上的“历史”一词通常认为是从_______传入中国的。
_________ 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在古罗马时代,他被誉为“历史之父”。
在西方世界,勒内·韦勒克和奥斯汀·沃伦合著的 《________》出版于20世纪40年代末,20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经典文学理论著作和高校教材,被誉为“打开经典的经典”。
我国南朝时期刘勰的 《________》,体系严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巨著。
在文学理论中,苏联卓越的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提出的“________”理论也很值得重视。。
人性小说
意识流小说
新小说
复调小说
古希腊传统的“三艺”是指________。
算术、几何、天文
语法、修辞、辩论术
语法、算术、音乐
算术、修辞、音乐
________,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原属文学门类的艺术学从文学所属的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4个并列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新的,13个学科门 类,即艺术学门类。
毕加索在1907年创作的 《________》被认为是第一幅具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 。
经济学有一个理论假设,即________。
二、判断题
(判断以下表述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计30分)
人文科学的价值在于培养人文素养,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导向。
知识对于研究的先在性决定了多学科综合知识对于创新的重要意义。
泰勒斯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人。
经验论的开创者可以追溯到哲学家笛卡尔,他被马克思、恩格斯看作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人。
2018年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以成人”,新儒家强调的 “人学”“人本”思想成为大会讨论的热门话题,标志着新儒家的强势回归。
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它经历了传统史学、近代史学和新历史学三个阶段。
年鉴学派主张扩大史学研究范围,主张融合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以研究全面的历史,并关注历史长时期的变化。
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元曲,分为散曲和戏曲两种。
《诗经》的文学成就极高,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从社会一般读者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角度说,文学的阅读、鉴赏和批评远比作家作品更值得重视。
中国目前所见的现存史籍中,合称的“艺术”一词较早出现于南朝宋范晔所撰《后汉书》。
直至17至18世纪中叶,法国美学家阿贝·巴托将艺术分为“美之艺术”、“机械之艺术”和 “介于二者间之艺术”三类,在理论上较早区分了美的艺术与实用工艺,并建立“美之艺术”体系。
形式艺术学流派,主张“艺术即创造”。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理论大体上可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其他五个诺贝尔奖相比,不仅其奖金来源、颁发组织完全相同,其遴选程序仪式、奖金金额和荣誉也都相同。
三、小论文
(要求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结合本职工作,由以下两个题目任选一个,自拟论文标题,完成不低于800字的小论文一篇。满分40分)
① 谈谈学习多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你有何帮助?
② 通过你最近阅读的一部文学作品或欣赏的一件艺术作品,谈谈你对文学或艺术学的理解。
请在下方答题框内答题。
我选择的题目是:“当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哪些问题?”接下来,我将根据这一主题,结合我的学习体会和本职工作,进行小论文的撰写。
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内容单一化
当前,许多学校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时,往往只关注经典文献的诵读和记忆,而忽视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这种教育内容的单一化,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难以真正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教育方式机械化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一些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这种机械化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难以主动思考和探索,也无法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教育资源不均衡
在一些地区和学校,由于教育资源有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投入。这导致了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学生无法接触到优质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解决策略
1.丰富教育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丰富教育内容,注重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的挖掘。可以通过引入经典案例、历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2.创新教育方式
在教育方式上,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探索。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
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为了保障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我们应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投入力度。可以通过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开展教师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就一定能够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培养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新一代青年贡献力量。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