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宪法学》期末考试笔试题库

说明:此篇文章为上届期末笔试题库仅供参考,国家开放大学期末笔试出题每学期更新,全国通卷,如需最新精准题库资源,请联系请联系电大资源网客服

此科目考核为机考/笔试混考,具体以准考证类别为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A. 出席代表的三分之二
    B. 全体代表的二分之一
    C. 出席代表的二分之一
    D. 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2. 我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
    A. 复合制
    B. 邦联制
    C. 联邦制
    D. 单一制
  3. 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宪法经历了(5 次)次修改。
    A. 3 次
    B. 4 次
    C. 5 次
    D. 6 次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禁止搜查公民的身体)。
    A.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C.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D. 禁止搜查公民的身体
  5. 从宪法的效力和修改程序的简繁角度,宪法可以分为(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A.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B. 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C. 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D. 社会主义宪法与资本主义宪法
  6.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A. 权利
    B. 义务
    C. 权力
    D. 权利和义务
  7. 近代意义上宪法的发源地是(英国)。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8. 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A. 政治上的身份
    B. 经济上的身份
    C. 法律上的身份
    D. 文化上的身份
  9. 按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的宪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最高人民法院
    C. 国务院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 在我国,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国务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国家主席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不成文宪法的表现形式有(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惯例、宪法性判例)。
    A. 宪法性法律
    B. 宪法性惯例
    C. 宪法性判例
    D. 权威学者的著述
  2. 总理负责制的具体内容包括(由总理提名组织国务院、总理领导国务院工作、总理召集并主持国务院会议)。
    A. 由总理提名组织国务院
    B. 总理领导国务院工作
    C. 总理召集并主持国务院会议
    D. 总理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3. 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以宪法为基本活动准则、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A.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以宪法为基本活动准则
    B. 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
    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 下列属于全国人大代表必须履行的职责是(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同原选举单位和群众保持联系、接受原选举单位和群众监督)。
    A. 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
    B. 同原选举单位和群众保持联系
    C. 向原选举单位和群众报告工作
    D. 接受原选举单位和群众监督
  5. 资本主义政党的作用主要包括(参加选举、控制议会、控制政府)。
    A. 参加选举
    B. 控制议会
    C. 控制司法机关
    D. 控制政府
  6. 在议会制的国家里,议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立法机关)。
    A. 国家权力机关
    B. 国家行政机关
    C. 国家司法机关
    D. 国家立法机关
  7. 关于特别行政区的表述正确的是(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制度由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体现 “一国两制” 理论)。
    A.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B. 制度由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
    C. 体现 “一国两制” 理论
    D. 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自治权
  8. 关于人民法院,说法正确的是(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
    A.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B. 审理案件一律公开
    C. 独立行使审判权
    D. 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是领导关系
  9. 我国的基层人民法院是指(县、自治县人民法院、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法院)。
    A. 县、自治县人民法院
    B.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法院
    C. 中级人民法院
    D. 高级人民法院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 我国现行宪法第 1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5.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四、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制定和实施的依据。
  2. 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3. 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关于政党活动、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法律、规则和惯例的总称。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五、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

  1. 简述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
    • 历史传统:我国自古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融合。
    • 国家统一:能够增强中央集权,保障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 经济发展:有利于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差距。
  2. 简述我国划分行政区域时所依据的原则
    • 因地制宜原则: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划分行政区域。
    • 有利管理原则:便于国家对地方进行管理和调控。
    • 历史沿革原则:尊重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区域划分。
    • 民族团结原则: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促进民族平等和团结。

六、论述题(14 分)

论述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原则

 

  • 普遍性原则:凡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受种族、性别、职业等限制。
  • 平等性原则:所有公民在选举中享有平等的权利,一人一票。
  •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基层人大代表采用直接选举方式,上级人大代表采用间接选举方式。
  • 秘密投票原则:确保选民自由表达意愿,避免受到外界干扰。
  • 依法选举原则:选举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确保选举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