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分析化学(本)》期末考试答案

说明:此篇文章为上届期末机考题库仅供参考,国家开放大学期末机考出题方式为随机组题,一人一卷,如需最新精准题库资源,请联系网站客服

一、单选题

  1. 按照分析任务,分析化学不包括(有机分析)。
  2. 在质谱中,环己烯裂解成一离子化的共轭双烯化合物 (或衍生物) 和乙烯分子 (或其衍生物) 的裂解方式称为(逆狄 – 阿重排)。
  3. 质谱仪的组成不包括(色谱柱)。
  4. 质谱的离子源包括(以上全是)。
  5.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逆狄 – 阿重排的是([对应图片为答案的选项])。
  6. 属于硬电离方式,应用最早、最广的只适用于小分子的离子源是(电子轰击源)。
  7. 已知 HCl 标准溶液的浓度为 0.1003mol/L,HCl 标准溶液对 CaCO₃的滴定度 THCl/CaCO₃(MCaCO₃ = 100.19mol/L)是(0.105020(g/mL))。
  8. 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指示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9. 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滴定至近终点时)。
  10. NaOH 溶液的标签浓度为 0.3000mol/L,该溶液在放置中吸收了空气中的 CO₂,现以酚酞为指示剂,用 HCl 标准溶液标定,其标定结果比标签浓度(低)。
  11. 指出下列叙述错误的结论(各种副反应均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12. 玻璃电极使用前,需要进行的处理是(在水中浸泡 24 小时)。
  13. 沉淀重量法中,恒定质量(恒重),要求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后的称量质量差(≤0.3mg)。
  14. 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与紫外吸收光谱的形状(基本相似)。
  15. 紫外 – 可见吸收光谱法中,不同类型的跃迁所需能量的大小顺序为(σ→σ∗ >n→σ∗ >π→π∗ >n→π∗)。
  16. [题目未完整给出选项内容,无法准确填写答案,请补充完整题目信息]
  17. 当透光率的测量误差 ΔT = 0.5% 时,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化合物的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时的吸光度值为(0.434)。
  18. 在紫外 – 可见光谱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吸收峰(位移)。
  19. 若外加磁场强度 H0 逐渐增大时,则使质子从低能 E1 跃迁到高能级 E2 所需的能量(逐渐变大)。
  20. 红外光谱特征区对应的波数是(4000 – 400)。
  21. 波长为 500nm 的绿色光的能量(比紫外光小)。
  22. 核磁共振波谱解析分子结构的主要参数是(相对化学位移)。
  23. 能在紫外 – 可见光范围内产生吸收的,具有不饱和未共用电子对,能产生 π→π∗、n→π∗跃迁的基团称为(生色团)。
  24. 中红外区的特征区是指多少波数范围(4000 – 1250)。
  25. 在醇类化合物中,O – H 的伸缩振动频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原因是(形成分子间氢键)。
  26. 色谱流出曲线中,对称峰的对称因子范围是(0.95 – 1.15)。
  27.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柱长增加一倍,则分离度变为原来的多少倍(√2)。
  28. 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柱长增加 1 倍,色谱峰的宽度应为原色谱峰宽度的(忽略柱外死体积)(√2 倍)。
  29. 在气液色谱中,下列哪种参数与固定液性质、柱温有关,而与柱填充后情况、柱长、载气流速关系不大(相对保留值)。
  30. 在某色谱条件下,若死时间是 30s,组分的容量因子是 4,则组分的保留时间为(150s)。
  31. 下列这些气相色谱操作条件,正确的是(使最难分离的物质能很好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柱温)。
  32. 在薄层色谱中,以硅胶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为流动相,迁移速度快的组分是(极性小的组分)。
  33. 化学键合相的优点有(化学稳定性好)。
  34. 对于热导检测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热导检测器是专属检测器)。
  35. 薄层色谱法中,薄层板展开时薄板边缘的 Rf 高于中部的 Rf 的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36.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范第姆特方程可以忽略不计的一项是(纵向扩散项)。
  37. 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38. 可用 F 检验评价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是(精密度)。
  39. 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9.62)。
  40. 下列属于偶然误差的是(称量时天平零点突然变动)。

二、多选题

  1. 适合直接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不能有副反应发生;反应必须定量进行,通常要求反应的完全程度达到 99.9% 以上减小测量误差;反应必须迅速完成,最好在滴定剂加入后即可完成。对于速度较慢的反应可通过加热或加入催化剂来加快反应的速度;必须具有合适的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2.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包括(“四舍六入五留双”;禁止分次修约;可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进行运算;对标准偏差的修约,通常应使其值变得更大些,即使其准确度降低)。
  3.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包括(局部屏蔽效应;磁各向异性效应;氢键;各类氢核所处的化学环境)。
  4.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关于色谱柱性能评价,叙述正确的是(色谱柱使用之前或使用一段时间后都应对其性能进行考察;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时,需进行 “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
  5. 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质量范围;分辨率;灵敏度;质量准确度)。
分析化学(本)-2323101200919邱春伟-2024-07-02 14-30-00.docx

Word · 45KB ·

约 0.7 万字

整理成老师判卷样卷 有题目正确答案选项 不用答案解析,选项帮我填在括号里

一、单选题

  1. 不属于仪器分析的是(非水滴定)。
  2. 质谱法的特点不包括(可进行物质的分离)。
  3. 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规定其相对丰度为 100%,这种峰称为(基峰)。
  4.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麦氏重排的是([对应图片为答案的选项])。
  5. 利用低压样品气体与高压的反应气,在高能电子流 (~500 ev) 轰击下,发生离子 – 分子反应的离子源是(化学电离源)。
  6. 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最弱的是(醇)。
  7. 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 Br⁻,应选择的指示剂是(曙红)。
  8. 酸碱滴定法中,酸标准溶液一般用浓 HCl 先配制成大致浓度后用基准物质标定,药典中标定盐酸采用的基准物质是(无水碳酸钠)。
  9. 定量分析中的基准物质的含义是(纯度高,组成恒定,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
  10. 下列对苯甲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冰醋酸可用于苯甲酸的非水酸滴定的溶剂)。
  11. 若使用永停滴定法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电流降至最低点且不变化,则说明(滴定剂为不可逆电对,被测物为可逆电对)。
  12. 既能用滴定剂本身作指示剂,也可用另一种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方法不包括(KMnO₄)。
  13. 当 HCl 溶于液氨时,溶液中的最强酸是(NH₄⁺)。
  14. 当透光率的测量误差 ΔT = 0.5% 时,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化合物的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时的吸光度值为(0.434)。
  15. 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波长越长)。
  16. 荧光分析法中,处于激发态各振动能级的分子通过与溶剂分子的碰撞而将部分振动能量传递给溶剂分子,其电子则返回到同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的过程称为(振动弛豫)。
  17. 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将(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
  18. 某维生素的乙醇溶液在 264nm 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18200,用 1cm 厚度的吸收池测定其吸收度 A 为 0.403,则该维生素溶液的浓度为(2.214×10⁻⁵(mol/L))。
  19. 波长为 500nm 的绿色光的能量(比紫外光小)。
  20. 若外加磁场强度 H0 逐渐增大时,则使质子从低能 E1 跃迁到高能级 E2 所需的能量(逐渐变大)。
  21. 在醇类化合物中,O – H 的伸缩振动频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原因是(形成分子间氢键)。
  22. 中红外区的特征区是指多少波数范围(4000 – 1250)。
  23. 核磁共振氢谱中,不能直接提供的化合物结构信息是(化合物中双键的个数和位置)。
  24. 取咖啡酸,在 105℃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取 10.10mg,加少量乙醇溶解,转移至 200mL 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取出 5.1mL,置于 50mL 量瓶中,加 6mol/L HCl 4mL,加水至刻度。取此溶液于 1cm 石英吸收池中,在 323nm 处测得吸光度为 0.463,已知咖啡酸的 E1cm1% = 927.9,则咖啡酸的百分含量为(99.8%)。
  25. 在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为(光电倍增管)。
  26.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不包括(使用范围广)。
  27. 下列哪一项是影响组分分离程度的最主要因素(柱温)。
  28. 气相色谱法中,关于热导检测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灵敏度高)。
  29. 在色谱流出曲线上,相邻两峰间距离决定于(两组分分配系数)。
  30. 在分子排阻色谱法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凝胶孔径越小,其分子量排斥极限越大)。
  31. 关于速率理论方程,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最佳流速处塔板高度最小)。
  32. 色谱法中,不被固定相保留的组分从进样开始到其峰顶点所对应的时间称为(死时间)。
  33. 薄层色谱中,使两组分相对比移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改变薄层厚度)。
  34. 测定生物碱试样中黄连碱和小檗碱的含量,称取内标物、黄连碱和小檗碱对照品各 0.2000g 配成混合溶液。测得峰面积分别为 3.60、3.43 和 4.14cm²。称取 0.2400g 内标物和 0.8560g 试样,同法配制成溶液后,在相同色谱条件下测得峰面积分别为 4.16、3.71 和 4.54cm²。试样中黄连碱和小檗碱的含量分别为(26.25%、27.26%)。
  35. 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36. 化学键合相的优点有(化学稳定性好)。
  37. 按有效数字修约规则,以下测量值中可修约为 2.11 的是(2.106)。
  38. 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39. 从精密度好即可推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系统误差小)。
  40. 可用 F 检验评价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是(精密度)。

二、多选题

  1. 适合直接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不能有副反应发生;反应必须定量进行,通常要求反应的完全程度达到 99.9% 以上减小测量误差;反应必须迅速完成,最好在滴定剂加入后即可完成。对于速度较慢的反应可通过加热或加入催化剂来加快反应的速度;必须具有合适的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2.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包括(“四舍六入五留双”;禁止分次修约;可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进行运算;对标准偏差的修约,通常应使其值变得更大些,即使其准确度降低)。
  3. 利用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化合物进行定性鉴别,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对比吸收光谱的特征;对比吸收度 (或吸光系数) 的比值;对比吸收光谱的一致性)。
  4. 样品在薄层色谱上展开,10min 时有一 Rf 值,则 20min 时的展开结果是(Rf 值不变;样品移行距离增加,但小于 2 倍)。
  5. 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质量范围;分辨率;灵敏度;质量准确度)。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