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经济学(本)》形考任务6答案

本科目网课形考作业为随机题,每人形考题目不同,无标准答案,网站黄金会员和钻石会员联系客服免费答题,答题包含科目内的形考作业,大作业,学习行为,终考,阅读,视频,文件,论坛=所有计分项。
测试试题:目前测试中共有45道随机题(406道单选题,106道多选题,183道判断题) ,已配置 100 分

一、单选题(15道,共30分)

1.

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

单选题 (2 分) 2

I=S

I+G=S+T

I+G+X=S+T+M

AD=AS

2.

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指(   )

单选题 (2 分) 2

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净值

国民收入

3.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 )

单选题 (2 分) 2

大于1

等于1

小于1

与1无关

4.

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如果均衡收入小于潜在收入则会出现(   )

单选题 (2 分) 2

紧缩缺口

通胀缺口

失业减少

收入增加

5.

资本是利率的减函数表明(     )

单选题 (2 分) 2

利率越高,投资成本就越低,投资需求增加

利率越低,投资成本就越低,投资需求增加

利率越高,投资成本就越高,投资需求增加

利率与投资没有关系

6.

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减少将会引起(      )

单选题 (2 分) 2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7.

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因素是(     )

单选题 (2 分) 2

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

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下降

总需求减少

总需求增加

8.

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区域表明(    )

单选题 (2 分) 2

资源没有被利用

经济增长能力已达到了极限

国民收入减少

国民收入增加

9.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

单选题 (2 分) 2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以上均不是

10.

失业率是指(  )

单选题 (2 分) 2

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

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

 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11.

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     )

单选题 (2 分) 2

财政部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中央政府

12.

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     )

单选题 (2 分) 2

购买设备

偿还贷款

增加贷款

增加库存现金

13.

与对外贸易乘数无关的因素是(    )

单选题 (2 分) 2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进口倾向

边际效率倾向

14.

一般来说,外贸乘数比投资乘数要(    )

单选题 (2 分) 2

相等

无法比较

15.

根据哈罗德- 多马模型,当资本产出率为4,储蓄率为20%时,经济增长率为()

单选题 (2 分) 2

5%

80%

20%

15%

二、多选题(10道,共30分)

16.

按支出法计算GDP的主要项目有(    )

多选题 (3 分) 3

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

政府购买

政府转移支付

净出口

17.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

多选题 (3 分) 3

由消费和储蓄的关系决定的

收入为消费和储蓄之和

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增加储蓄减少

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减少储蓄减少

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减少储蓄增加

18.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     )

多选题 (3 分) 3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

投资的增加,资本品的价格会上升

投资的增加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预期收益也呈下降趋势

根据C和D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19.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有(     )

多选题 (3 分) 3

政府支出增加

 自发投资增加

政府税收的减少

储蓄的减少

货币投机需求的减少

20.

按失业产生的原因,可将失业分为(     )

多选题 (3 分) 3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21.

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有(    )

多选题 (3 分) 3

需求的过度增长

工资的大幅度上升

利润的大幅提升

经济部门发展失衡

个别关键性商品供求比例失调

22.

假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会出现的情况有(     )

多选题 (3 分) 3

利息率下降

储蓄减少

收入增加

投资增加

储蓄增加

23.

依据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     )

多选题 (3 分) 3

利率降低

利率提高

投资和总需求增加

投资和总需求减少

对利率和总需求没有影响

24.

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有(    )

多选题 (3 分) 3

边际消费倾向提高

边际税收倾向提高

边际进口倾向提高

边际储蓄倾向提高

汇率下降

25.

新古典增长模型与哈罗德- 多马模型的差别在于()

多选题 (3 分) 3

前者考虑生产两种产品,后者考虑生产一种产品

前者假定生产中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是可变的,后者假定不变

前者假定规模收益递增,后者假定递减

前者可以考虑技术进步情况,后者没有予以考虑

前者依据恩格尔曲线,后者依据洛伦兹曲线

三、判断题(10道,共20分)

26.

为了准确进行核算,在计算最终产品的产值时可以采用增值法。

判断题 (2 分) 2

27.

凯恩斯认为,短期中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

判断题 (2 分) 2

28.

实际资本包括厂房、设备、存货和住宅以及有价证券。

判断题 (2 分) 2

29.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判断题 (2 分) 2

30.

滞胀只是一种理论分析。

判断题 (2 分) 2

31.

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判断题 (2 分) 2

32.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与边际税收倾向反方向变化。

判断题 (2 分) 2

33.

存款乘数就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之比。

判断题 (2 分) 2

34.

进口是国民经济的注入因素,出口是漏出因素。

判断题 (2 分) 2

35.

哈罗德- 多马模型表明,当经济处于均衡时,国民收入增长率等于该社会的储蓄率除以资本产出比。

判断题 (2 分) 2

四、配伍题(10道,共20分)

36.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

单选题 (2 分) 2

简称N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要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

简称N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要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支付后的余额。

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是指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年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简称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

37.

乘数:( )

单选题 (2 分) 2

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38.

资本边际效率:(    )

单选题 (2 分) 2

是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成相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也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是在考虑资本价格变化条件下,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内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

是指由于各种动机而引起的对货币的需要量。

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是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与其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

39.

总供给:( )

单选题 (2 分) 2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

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40.

周期性失业:( )

单选题 (2 分) 2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41.

摩擦性失业:( )

单选题 (2 分) 2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42.

税收:( )

单选题 (2 分) 2

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43.

货币政策:( )

单选题 (2 分) 2

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44.

汇率:( )

单选题 (2 分) 2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45.

经济增长:(    )

单选题 (2 分) 2

是说明国民收入或消费量变动与投资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

是指经济繁荣和衰退的交替,称为经济周期。

是指一国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GDP的增加。

是资本存量与产出量或国民收入总量之比。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