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11mm~12mm 为正常角膜( )值
答案:(横径) -
题目:Placido 盘可用于诊断( )
答案:(圆锥角膜) -
题目:RGP 试戴评估 —— 静态评估需要( )
答案:(点入荧光素,用裂隙灯显微镜的钴蓝光滤光片) -
题目:不可进行接触镜表面检查的设备为( )
答案:(焦度计) -
题目:当新生血管分布范围比较广时,最好的措施是( )
答案:(停戴接触镜直至恢复) -
题目:干眼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
答案:(干涩异物感) -
题目:护理液使用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
答案:(可使用自来水、冷开水、蒸馏水、生理盐水或性镜片护理液等护理镜片) -
题目:接触镜材料的含水量与折射率的关系( )
答案:(含水量越低,折射率越高) -
题目:接触镜的 D 值特指镜片材料在单位时间内容许氧气通过的能力,称为( )
答案:(透氧系数) -
题目:接触镜的沉淀物会导致( )
答案:(以上全部正确) -
题目:接触镜护理的目的,错误的是( )
答案:(延长镜片寿命以便可以配戴更久) -
题目:接触镜引起角膜水肿的原因有( )
答案:(以上都是) -
题目:平行光线入射散光眼后,所形成的两个顶点相对的锥型结构称为史氏光锥,锥顶点称为( )
答案:(弥散圆) -
题目:微突型下方角膜染色通常被认为是由于( )
答案:(泪液膜不稳定) -
题目:下列不是治疗性 SCL 的理想特点的是( )
答案:(非频繁更换) -
题目:下列各种情况下,配戴者最有可能无症状的是( )
答案:(上皮微囊) -
题目:下列哪几项是软镜处方的内容( )
答案:(以上都是) -
题目:下列配戴方式最易出现 3 点钟和 9 点钟角膜染色的是( )
答案:(RGP) -
题目:下述并发症不是因为接触镜导致的缺氧造成的( )
答案:(角膜上方上皮的弓形缺损) -
题目:下述裂隙灯的观察结果在接触镜所致急性红眼最常见的是( )
答案:(角膜染色) -
题目:下述哪点不是感染性角膜炎的典型表现( )
答案:(角膜散光改变) -
题目:下述哪一点不是软性接触镜配载过松表现的是( )
答案:(瞬目后立即视物模糊) -
题目:下述哪种表现与角膜基质浸润性角膜炎相关( )
答案:(发生在角膜周边部) -
题目:一 RGP 配戴者,镜片基弧为 7.80mm,直径为 9.20mm,荧光素示平行配适,如果保持相同的配适,新镜片基弧为 7.60mm,则直径应当为( )
答案:(9.00mm) -
题目:一般认为正常角膜厚度约为( )
答案:(周边 1.0mm,中央 0.5 – 0.7mm) -
题目:一配戴者在过去 8 年配戴中等厚度、低含水量软性接触镜。以前是另外一位视光师给她诊视,她目前的镜片已经配戴了 10 个月,每天配戴(镜片)大约 15 小时,她到你的诊所来就诊,主诉是视力波动和模糊。你检查发现角膜水肿、内皮细胞多形性,对该配戴者最合适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
答案:(重新配适高透氧材料的接触镜) -
题目:一软镜配戴者出现明显视力下降,检查发现镜片中央有皱纹,摘除镜片后角膜表面有荧光素积聚,最适当的处理方法是( )
答案:(重新使用薄的低含水镜片) -
题目:一软镜配戴者左眼红,主诉在摘除镜片后疼痛更明显,同时有畏光、流泪症状,检查发现有视力下降,黏胶样分泌物和弥散性充血,最可能的诊断为( )
答案:(微生物性角膜炎) -
题目:一软性接触镜配戴者的试戴镜为 – 3.00D,戴镜验光 4.50D,最终处方的屈光度是( )
答案:(- 7.50Ds) -
题目:一软性接触镜配戴者镜片的基弧为 8.50mm,总直径为 135mm,现欲将镜片总直径改为 140mm,但保持相同的配适,新镜片的基弧为( )
答案:(8.80mm) -
题目:基质层占角膜厚度的 80%( )
答案:(错) -
题目:急性红眼的发生与角膜缺氧无关( )
答案:(错) -
题目:接触镜诱发的新生血管是角膜组织对缺氧的代偿性的反应以及代谢紊乱后相关细胞因子释放的结果( )
答案:(对) -
题目:巨乳头性结膜炎主要是由镜片表面蛋白质沉淀刺激引起( )
答案:(对) -
题目:巨缘性角膜炎多发生于配戴 RGP 者( )
答案:(错) -
题目:临界氧需求即为能维持角膜正常生理的最低氧压( )
答案:(对) -
题目:平行光线入射散光眼后,不能形成焦点,形成一前一后两根焦线,两焦线互为平行( )
答案:(对) -
题目:戴镜发生及严重程度与接触镜所致的缺氧 / 高碳酸状态密切相关( )
答案:(对) -
题目:戴镜滞溜时会导致部分上皮层内的缺损,因此可被荧光素染色( )
答案:(对) -
题目:月抛型隐形眼镜,如果使用得当、护理到位,使用三个月也是可以的( )
答案:(错)

网课代答-到校考试-论文服务 添加客服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电大资源网(diandazy.com)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