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眼应用光学基础》形考1

测试试题:目前测试中共有30道随机题(1470道单选题,30道多选题) ,已配置 30 分 ( 未满 100 分 )
图片[1]-国家开放大学《眼应用光学基础》形考1-电大资源网

一、单选题(每题 1 分,计 30 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不同波长的光在真空中光速不同
    • B. “不同波长的光在真空之外同一介质中光速相同”
    • C. 同一波长的光在不同透明介质中光速一般不同
    • D. 同一波长的光在不同透明介质中光速相同
  2. 一个 3cm 高的物,在薄透镜前 18cm,薄透镜的像方焦距为 6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
    • A. 像高 1.5cm
    • B. 像高 3cm
    • C. β
    • D. -2
    • E. 像在透镜后 9cm
  3. 下面不属于球面透镜的光学特性的是(A)
    • A. 光线只能由一侧透镜进行投射并只有一个焦点
    • B. 球面透镜具有屈折光线及聚焦的能力
    • C. 经过光心的次轴光线通过透镜后不被屈折,仍旧按照原来方向进行
    • D. 通过焦点的投射光线经屈折后,屈折光线与主轴平行
  4. 两种单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分别为 θ1 和 θ2,已知 θ1>θ2。用 n1 和 n2 分别表示对两单色光的折射率,v1 和 v2 分别表示两单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则(B)
    • A. n1<n2,v1<v2
    • B. n1<n2,v1>v2
    • C. n1>n2,v1<v2
    • D. n1>n2,v1>v2
  5. VD 顶点距,又称镜眼距,是眼镜片后表面中心到角膜顶点的距离,我国一般将该距离取为(C)
    • A. 685mm
    • B. 250mm
    • C. 12mm
    • D. 0.5mm
  6. 下列关于放大镜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近距离微小物体的最简单的一种目视光学仪器
    • B. 放大镜的放大作用主要是对视角的放大
    • C. 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除了跟焦距有关还跟眼睛离放大镜的距离有关
    • D. 放大镜的焦距越小,放大倍率越小
  7. 光线由一种介质 Ⅰ 射向另一种介质 Ⅱ,若这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则(D)
    • A. 一定能进入介质 Ⅱ 中传播
    • B. 若进入介质 Ⅱ 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 C. 若进入介质 Ⅱ 中,传播速度一定改变
    • D. 不一定能进入介质 Ⅱ 中传播
  8. 光线以某一入射角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3 的玻璃中,折射光线恰好跟反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等于(C)
    • A. 45°
    • B. 30°
    • C. 60°
    • D. 15°
  9. 光在某种介质中的相对折射率为 1.414,则光从此介质射向真空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是(C)
    • A. π/3
    • B. π/6
    • C. π/4
    • D. π/2
  10.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改善散光镜片视物变形的方法(C)
    • A. 将镜片的前表面用球面,后表面用球柱面
    • B. 将镜片的前表面用球柱面,后表面用球面
    • C. 用等效球镜
    • D. 应用角膜接触镜
  11. 人眼的最小视角是由(B)决定的
    • A. 屈光状态
    • B. 人眼所具有的最小分辨力
    • C. 角膜状况
    • D. 晶体状况
  12. 下列关于凸透镜说法正确的是(D)
    • A. 凸透镜两侧物点与焦点互为共轭
    • B. 透镜两侧的物点和像点位置互换后效果完全不同
    • C. 可以形成虚像但一定是倒立的
    • D. 实像必为倒立
  13. 关于光的干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亮条纹宽度不等
    • B.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把入射光由红色光换成紫色光,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宽
    • C. 只有相干光源才能产生干涉现象
    • D. 频率不相同的两列光也能发生干涉现象
  14. 200 度的近视眼,应佩戴的眼镜的焦距为(C)
    • A. 200mm
    • B. 500mm
    • C. -500mm
    • D. -200mm
  15. 不同位置的物像共轭面对应不同的放大率,而作为主平面的共轭面,其垂轴放大率 β 为(A)
    • A. 1
    • B. 2
    • C. 3
    • D. -1
  16. 人眼的明视距离是在合适条件下,眼睛最方便、最习惯的工作距离。一般人为规定,无老视、正视眼的明视距离在眼前(B)
    • A. 20 cm
    • B. 25 cm
    • C. 30 cm
    • D. 50 cm
  17. 光度学中被列为七个国际基本计量单位之一的是(B)
    • A. 流明 (lm)
    • B. 坎德拉 (cd)
    • C. 勒克斯 (lx)
    • D. 熙提 (sb)
  18. 凡通过焦点的投射光线经屈折后,屈折光线将(A)
    • A. 与主轴平行
    • B. 将会聚成一实焦点
    • C. 将会聚成一虚焦点进
    • D. 按原方向行进
  19. Jackson 正交交叉柱镜是一种特殊的交叉柱镜,验光工作中常用到(B)
    • A. 它有两个屈光力相同数,轴位互相垂直的柱镜组成
    • B. 它有两个屈光力相反数,轴位互相垂直的柱镜组成
    • C. 它有两个屈光力相同数,轴位互相平行的柱镜组成
    • D. 它有两个屈光力相反数,轴位互相平行的柱镜组成
  20. 入射光线通过棱镜,屈折后的光线折向其(B)
    • A. 顶部
    • B. 底部
    • C. 外部
    • D. 内部
  21.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C)
    • A. 小孔成像
    • B. 水中月亮
    • C. 雨后彩虹
    • D. 海市蜃楼
  22. 一台显微镜,其物镜的横向放大率为 – 20×,目镜的视放大率为 5×,则显微镜的总视放大率为(A)
    • A. -100 倍
    • B. -20 倍
    • C. -4 倍
    • D. -0.25 倍
  23. 三种介质 I、II、III 的折射率分别为 n1、n2 和 n3,且 n1>n2>n3,则可能发生全反射的是(B)
    • A. 光线由介质 III 入射 I
    • B. 光线由介质 I 入射 III
    • C. 光线由介质 III 入射 I
    • D. 光线由介质 II 入射 I
  24. 为什么雨过天晴后,天空呈现蔚蓝色,显得格外美丽,应用光散射的(D)解释这一现象
    • A. 米散射定律
    • B. 喇曼散射定律
    • C. 布里渊散射定律
    • D. 瑞利散射定律
  25. 一个薄透镜的面屈光力 F1 是 + 3.00D,F2 是 – 6.00D。则该薄透镜的屈光力是(C)
    • A. +3.00D
    • B. -6.00D
    • C. -3.00D
    • D. +9.00D
  26. 两个平面相交形成的三角透明柱称(D)
    • A. 凸透镜
    • B. 凹透镜
    • C. 透镜
    • D. 棱镜
  27. 光学系统中场镜的作用是(D)
    • A. 改变成像光束的位置
    • B. 减小目镜尺寸
    • C. 不改变像的成像性质
    • D. 以上都正确
  28. 关于棱镜的光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棱镜既改变光速行进方向,也改变其聚散度
    • B. 棱镜既不改变光速行进方向,也不改变其聚散度
    • C. 棱镜只改变光速行进方向,不改变其聚散度
    • D. 棱镜不改变光速行进方向,但改变其聚散度
  29. 伽利略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为正透镜,目镜为(B)
    • A. 正透镜
    • B. 负透镜
    • C. 光楔镜
    • D. 平板镜
  30. 360° 标示法表示时,面向被检者,自双眼哪侧开始逆时针旋转 360° 标度(A)
    • A. 水平方向右侧开始
    • B. 水平方向左侧开始
    • C. 竖直方向上侧开始
    • D. 竖直方向下侧开始
电大资源网客服

网课代答-到校考试-论文服务 添加客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2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