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形成性考核4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形成性考核四

1.

请调查一位孩子在家的日常表现来选择符合实际的选项,在相应的表格内打√:

并思考如何用问卷法来进行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

 

简答题 (20 分)
(1)表格中的内容按实际打钩就行。
(2)如何用问卷法来进行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
答:●问卷项目要有针对性,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
●问卷项目组成要标准化
●问卷项目数量应适中
●封闭式与开放式相结合
●编制时注意避免社会系统误差(p77)
●问卷的试题应做到公平、公正
●正式问卷制定前,要进行预测和信度检验
2.

请结合身边实际观察某一幼儿的健康行为,填写下列表格

简答题 (10 分)

观察对象:王捷

观察日期:9月28日

参与人员:朱聪、王捷

观察背景:在园内

观察时间点:上午8:00-11;00

具体行为:入园、室外活动、喝水、在课中

观察时间点:8:00:入园、9:30:喝水、10:00:在课中、11:00:在课中

具体行为:入园: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室外活动:与其他幼儿相处和谐,他是中心

喝水:很好遵守喝水规则、在课中:积极的参与,主动回答问题。

3.

《我们去探险》

小A老师设计了大班体育教学活动《我们去探险》,希望通过踩高跷发展幼儿的平衡、协调能力,让幼儿积极挑战新难度,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活动主要环节有三个,首先让幼儿自己选择练习踩高跷;其次是设置任务情境,让小朋友学习踩高跷去给河对面的小动物送信;再次是创设更加复杂的问题情境,提高任务难度,让小朋友分组探险。(活动中的高跷即让小朋友在脚底贴上小木块,再将木块上的绳子系在脚上,就成为简易的幼儿高跷。)为此,教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同样高度的高跷木块。首先让小朋友练习10分钟;然后在“河”中放置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模型石头,让小朋友踩高跷过河送信,这一环节15分钟;最后提高难度,增加了“小水沟”、“沼泽地”、“铁轨”和“小山坡”等障碍物,这一环节15分钟。活动实施时教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很轻易地就能通过小河,还跟老师说:“老师,这个我早都会了,我们什么时候去探险呢?”而有的小朋友脚上系了高跷后不敢走,到探险环节时表现出退缩的心理,还有一个小朋友走高跷时崴了脚,教师只好匆匆结束活动。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

(1)小A老师在活动环节设计、情境创设及材料准备方面是否合理,如有不合理之处,请指出并提出修改建议;

(2)请你根据体育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原则为她提出设计、实施此类活动的建议。

简答题 (20 分)
(1)不合理。
在活动环节设计方面过于简单,需要需要引入环节,然后还要先做准备活动,学习和交流高跷的玩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安全的玩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游戏。
情境创设环节过于简单直接,不符合幼儿的的年龄结构。
材料准备方面也不足,幼儿的身高体重等各方面都不一样,准备的材料也不应该完全一样。
(2)问题及建议
1)课前练习不够充分
想要把一个活动完美的呈现出来课前准备非常重要,如果幼儿在活动前没有接触过高跷,没有真正地踩过,那本次教学活动又将如何开展呢在活动开展前我和幼儿一起踩过高跷,让他们自由地练习过,能力强的幼儿很快接受了,而能力弱的幼儿则需要老师帮忙。教师在课余时间让幼儿自由练习是完全不够的,还可以渗透在晨间活动,或者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踩高跷比赛。因为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比赛为主,所以活动前的练习非常重要,也非常地必要。
2)情境贯穿更待深入
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是利用情境贯穿游戏活动,引领幼儿体验体育游戏之快乐虽然孩子在游戏中足够体验了一把快乐,而且活动氛围很浓郁,幼儿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再深刻地思考如何把情境更深入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去。
3)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
幼儿本身就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游戏的比赛环节中体现地更加明显。教师这时候要利用情境来想办法设计适合所有幼儿的教学环节,就比如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让他们有自主的选择权,不是所有的幼儿都必需沿着这条跑道踩完全程。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挑战,而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近点的目标。这样一来,在同一层次上的幼儿进行比赛才算得上是公平竞争。
4)要注意活动细节
教学中的活动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幼儿,每一个细节。活动中的环节,高跷是否先拿在手上,绳子事先要卷起来,以免甩到其他幼儿。在自由练习的部分,教师要注意规定幼儿练习的场地,不要让幼儿离开教师的视线范围。在比赛中男、女的人数及混合等都要注意,因为比赛也要显示出公平的原理。
4.

请从“粗粮”和“运动”两个话题中任选一项设计一份中班健康教学活动方案,活动名称自拟。

简答题 (20 分)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粗粮,知道粗粮含有丰富的营养,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认知)
2.通过阅读画面,观察制作粗粮点心以及品尝粗粮,进一步感知粗粮的基本特征,知道它们的名称(技能)
3.积极参与统计活动,知道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联系后勤与厨房,安排制作几种粗粮小点心(玉米窝窝头、黑面馒头、煎饼、全麦面包等)
2.物质准备:粗粮图片、小碗、勺子人手一个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指导粗粮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身体健康
2.难点:了解粗粮的营养价值
活动过程
一、观察厨房人员制作粗粮小点心,认识几种粗粮食品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厨房加工间,引导幼儿观察厨房人员准备好的面团。
师:这些做点心的原料都是粗粮,你知道这些粗粮叫什么名字吗?请厨房人员介绍粗粮的名称,边看厨房人员做,并听介绍。
二、观看粗粮图片,认识粗粮食品
看一看,说一说这些粗粮都是有什么制作而成
三、开展讨论活动,知道吃粗粮的好处,了解粗粮的营养价值
教师提问:
为什么要吃粗粮?吃粗粮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讲述自己对粗粮的认识。
eg:吃粗粮可以锻炼牙齿,让我们大便畅通,让我们变得漂亮等,经常吃粗粮有利于身体健康。
四、品尝粗粮食品,感知体验粗粮食品的味道
教师提问:
说一说你吃的什么粗粮食品,是什么味道?你喜欢吃这种粗粮吗?
五、进一步探索各种各样的粗粮食品
5.

请从“我长大了”和“病毒来了”两个主题中任选一项设计一份大班健康主题活动方案 (含至少3个子活动),要求写出主题活动总目标,每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和主要环节。

简答题 (30 分)
一、设计思路:
随着幼儿生理的不断成熟,幼儿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不断扩
大,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也不断增强,本课将让幼儿在感知自
身机体的发展下,进一步感知自己心理及认知能力方面的发展,
培养幼儿自主性及想象能力,激发幼儿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
感。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才艺展示,感知自己长大了。
2、讨论自己长大的原因及自己的生长过程。
3、激发幼儿爱父母、爱生活的情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三、活动准备:诗歌《我最爱祖国》、各种职业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1、复习诗歌《我最爱祖国》,感受自己从小班到中班直到
大班自己的想法的变化,体验自己长大了。
教师朗诵诗歌:小班的时候,老师问我,你最爱谁?你最喜
欢什么?……中班的时候……现在我上大班了……教师和幼儿
一起讨论为什么自己的想法不断变化,是自己长大了吗?上了大
班小朋友知道了好多事情,也学会了好多本领,那我们为什么能
学会这么多的本领呢?(引导幼儿讨论自己长大的原因:是妈妈
的呵护,自己的努力,认真仔细,坚持、耐心、刻苦……在讨论
中感受自己的长大的经历及自身的成长过程)
2、才能展示。
既然小朋友们知道自己长大了也会很多本领,那小朋友能不
能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呢?引导幼儿自由展示,培养幼儿
的大胆勇敢,体验自己长大及拥有本领的成就感及自豪感。
3、谈理想,教师适时出示各种职业的图片。
师:我们现在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你们想一下,当你继续长
大,你上了小学、中学、大学之后,像老师这样你会有什么梦想
呢?将来当你长得更大了,你会做什么呢?(引导幼儿想象,激
发幼儿想象创造的积极性,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五、活动延伸:让幼儿在课下用绘画的形式画出自己的理想。
活动反思:
在丰收的田野上,有农民的收获;在城市里有工人的收获;
在学校里老师有自己的收获……从大人们的收获的喜悦引入主
题很自然地引起学生的共鸣:那我们的收获是什么呢?
本课主题内容又包括“我长高了”“我懂事了”“我的学习
进步了”三个活动主题。课堂实际教学中,通过与孩子们交流、
观察和对孩子们的了解看来,本课时教学是比较成功的。总的来
说,较好的方面有:
1.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结合他们成长的经历组织教学,使
他们感悟更真切、更深刻,确实感觉到自己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
步,独立性、生活知识,文化知识有了很大提高,个人素质成熟
了好多,使自己更加自信!
2.采用多媒体等教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使他们对学习有
浓厚的兴趣。加之自己的生活,成长经历,让学生积极参与更加
主动!
3.讨论和交流培,养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对问题的
认识更全面,也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但是,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
1.学生是否能发现其他同学的进步,并为同学的进步感到高
兴;
2.还有的同学,看不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看不到自己的优
点,自信心还欠缺很多。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