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一(第1章,权重25%)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 )主要承担楼(屋)面上的使用荷载,并将荷载传至竖向承重结构,再由竖向承重结构传至基础和地基。
梁板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体系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 )由梁和柱连接而成,其中梁柱连接处一般为刚性连接,柱支座一般为固定支座。
梁板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体系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 )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较大,缺点是结构抗侧刚度较小、易产生较大侧移,主要应用于10层以下多层建筑。
梁板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体系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 )是将框架结构中的部分跨间布置剪力墙或把剪力墙结构的部分剪力墙抽掉改为框架承重。
梁板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体系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 )的主要目的是为建筑物选择安全经济的受力体系,主要包括结构体系的选择及结构材料的确定等。
结构布置
结构选型
结构分析
结构验算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混凝土结构是由基础、柱(墙)、梁(板、壳)等混凝土基本构件组成的一个空间骨架受力系统。( )
混凝土结构设计,就是根据建筑功能或生产要求,依据一定的力学原理,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并确定各组成构件的尺寸、材料和构造方法的过程。( )
梁板结构体系是混凝土结构中最常用的竖向结构体系,被广泛用于建筑中的楼、屋盖结构、基础底板结构等。( )
框架结构属高次超静定结构,既承受竖向荷载,又承受侧向水平力。( )
在剪力墙的墙体内,侧向荷载主要产生向下的压力,竖向荷载产生水平剪力和弯矩。( )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既保留了框架结构建筑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又具有剪力墙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同时还可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作用,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
先设计、后勘察、再施工,是工程建设必须遵守的程序。( )
结构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基础结构设计、上部结构设计和构造细部设计。( )
结构设计一般可分三个阶段:方案阶段、结构分析与计算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不作为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 )
形考任务二(第2章,权重25%)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现浇楼盖是指在现场整体浇筑的楼盖,关于其缺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施工速度慢
耗费模板少
施工受季节影响大
工程造价高
对于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若表示短边的计算跨度,表示长边的计算跨度,则( )。
当l2/l1>2时,可按双向板进行设计
当l2/l1≤1时,不宜按双向板进行设计
当l2/l1≥2时,可按单向板进行设计
当2<l2/l1<3,宜按双向板进行设计
对于肋形楼盖,不论板区格两边的尺寸比例如何,荷载传递的途径都是( )。
板→次梁→主梁→柱或墙→基础→地基
板→次梁→主梁→柱或墙→地基→基础
板→主梁→次梁→柱或墙→地基→基础
板→主梁→次梁→柱或墙→基础→地基
关于井式楼盖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可少设或取消内柱
能跨越较大空间
适用于中小礼堂、餐厅以及公共建筑的门厅
用钢量和造价低
根据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经验,其次梁的经济跨度为( )。
2~4米
4~6米
5~8米
7~10米
作用在楼盖上的荷载有恒荷载和活荷载两种,下列不属于恒荷载的是( )。
结构自重
各构造层重
永久性设备重
使用时的人群、堆料及一般性设备重
在计算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时,板和次梁的内力可以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这是考虑到( )。
在板的长跨方向也能传递一部分荷载
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
次梁对板的约束影响
出现活载最不利布置的可能性较小
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活荷载的不利布置中,若求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则其活荷载的正确布置方法是( )。
仅在相邻跨布置活荷载
应在相邻跨布置活荷载,然后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
仅在该跨布置活荷载
在该跨布置活荷载,同时两侧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
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活荷载的不利布置中,若求某支座左、右截面的最大剪力,则其活荷载的正确布置方法是( )。
在该支座的右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仅在该支座的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
在该支座的左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在该支座的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六等跨连续梁,为使跨中支座的左、右截面出现最大剪力,活荷载应布置在:( )。
1、2、4、6跨
1、2、3、6跨
1、3、5、6跨
1、3、4、6跨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对于的板,可按单向板进行设计,这是由于板上的荷载主要沿板的短边方向传递到相应的支承梁上,所以只需沿板的短跨方向布置受力筋,而沿板的长跨方向不必布置任何钢筋。( )
按弹性理论计算单向板肋梁楼盖主梁支座截面的配筋时,其内力设计值应以支座边缘截面为准,即。( )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设计时,采用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与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相比,后者的计算结果更偏于安全。( )
肋形楼盖荷载传递的途径是板→主梁→次梁→柱或墙→地基→基础。( )
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结构构件可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内力。( )
对于单向板肋梁楼盖,根据设计经验,经济的柱网尺寸为5~8m,次梁的经济跨度为4~6m,单向板的经济跨度则是1.7~2.5m,荷载较大时取较小值,一般不宜超过3m。( )
对于多跨连续梁结构,求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同时两侧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 )
钢筋混凝土静定结构“破坏”的标志不是某个截面的“屈服”(出现塑性铰),而是形成几何可变体系。( )
钢筋混凝土楼梯按结构受力状态可分为梁式、板式、折板悬挑式和螺旋式,前两种属于空间受力体系;后两种属于平面受力体系。( )
无梁楼盖的特点在于传力体系简化,楼层净空增大,底面平整,模板简单,便于施工。( )
形考任务三(第3章,权重25%)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框架柱的平面位置由房屋的使用要求形成的平面柱网尺寸来确定,民用框架结构房屋常用的柱网尺寸一般在( )米之间。
3~6
4~6
6~9
6~12
采用( ),其优点是有利于抵抗来自纵横两个方向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工作性能。
横向框架承重体系
纵向框架承重体系
斜向框架承重体系
混合承重体系
设置伸缩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结构中的温度应力,温度应力的大小与( )有关。
结构承受荷载的大小
结构的高度
结构的几何形状
结构的长度(或宽度)
( )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通过焊接拼装连接成的框架结构。但整体性较差,抗震能力弱,不宜在地震区应用。
现浇式框架
预制装配式框架
现浇预制框架结构
钢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近似地采用( )。
分层法
反弯点法
D值法
底部剪力法
在框架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考虑到( ),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时应考虑其影响。
框架梁的抗扭刚度影响
框架柱的稳定性影响
框架节点的塑性铰影响
现浇楼板可以作为框架梁的有效翼缘的作用
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时应考虑现浇楼板对它的影响,为方便设计,对现浇楼盖,边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取为( )。(I0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
I0
1.2 I0
1.5 I0
2 I0
地震作用或风荷载对框架结构的水平作用,一般都可简化为作用于( )上的水平力。
框架梁
框架柱
框架板
框架节点
框架结构在节点水平集中力作用下,( )。
柱的弯矩图呈直线形,梁的弯矩图呈曲线形
梁的弯矩图呈直线形,柱的弯矩图呈曲线形
梁和柱的弯矩图都呈直线形
梁和柱的弯矩图都呈曲线形
一般认为,当框架结构梁的线刚度与柱的线刚度之比( )时,采用反弯点法计算所引起的误差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精度要求。
等于1
低于1
低于3
超过3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框架结构广泛应用在多、高层建筑中,它的特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以满足车间、餐厅、实验室、会议室、营业室等使用要求。( )
横向框架承重体系的优点在于开间布置比较灵活,但房屋的横向刚度较差,楼板的跨度也较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采用较少。( )
民用框架结构房屋常用的柱网尺寸一般在6~12米之间,工业建筑的柱网尺寸一般在6~9米之间。( )
沉降缝主要用于解决由于因房屋过长所带来的温度应力问题,而温度应力的大小与房屋长度(或宽度)有关。( )
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50毫米以上,从基础开始一直沿房屋的高将结构分开。( )
现浇式框架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采用比较广泛。但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工作量较大。( )
框架结构的近似手算方法包括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分层法、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反弯点法和改进反弯点法(D值法)。( )
采用调整框架柱的线刚度来考虑支座转动的影响,其方法是:(1)除底层以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0.9的折减系数;(2)除底层以外其他各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为1/3。( )
一般认为,当梁的线刚度与柱的线刚度之比不超过3时,反弯点法的计算误差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精度要求。( )
框架结构中,如果柱上下端转角相同,反弯点就在柱高的中央;如果柱上下端转角不同,则反弯点偏向转角较大的一端,亦即偏向约束刚度较小的一端。( )
形考任务四(第4章,权重25%)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屋盖结构分无檩屋盖和有檩屋盖两种,无檩屋盖由( )组成。
大型屋面板、檩条、屋架(包括屋盖支撑)
小型屋面板、檩条、屋架(包括屋盖支撑)
大型屋面板、屋面梁或屋架(包括屋盖支撑)
小型屋面板、屋面梁或屋架(包括屋盖支撑)
单层厂房的结构体系中,纵向平面排架结构体系是由( )组成的。
屋面梁或屋架、纵向柱列和基础等
屋面梁或屋架、横向柱列和基础等
纵向柱列、地基、连系梁、吊车梁和柱间支撑等
纵向柱列、基础、连系梁、吊车梁和柱间支撑等
排架结构形式是指钢筋混凝土排架由屋面梁(或屋架)、柱和基础组合,( )的结构形式。
排架柱上部与屋架刚接,排架柱下部与基础铰接
排架柱上部与屋架刚接,排架柱下部与基础刚接
排架柱上部与屋架铰接,排架柱下部与基础刚接
排架柱上部与屋架铰接,排架柱下部与基础铰接
单层厂房的结构形式上可分为排架结构和刚架结构两大类,其中刚架结构的特点是( )。
梁柱铰接成一个构件,柱下部与基础铰接,顶节点可为铰接或刚接
梁柱合一,刚接成一个构件,柱下部与基础刚接,顶节点可为铰接或刚接
梁柱铰接成一个构件,柱下部与基础刚接,顶节点可为铰接或刚接
梁柱合一,刚接成一个构件,柱下部与基础铰接,顶节点可为铰接或刚接
作用在厂房结构上的大部分荷载都是通过( )传给基础、再传到地基中去。
屋盖
纵向排架
地基
横向排架
( )布置合理与否,与厂房的使用功能有密切关系,直接影响厂房结构的经济合理性和先进性。
变形缝
剖面
支撑
柱网
为了减小厂房中的温度应力,可沿厂房的纵向和横向在一定长度内设置( ),将厂房结构分成若干个温度区段,保证厂房正常使用。
防震缝
沉降缝
伸缩缝
隔离带
关于单层厂房中横向水平支撑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加强屋盖的整体刚性
保证屋架的侧向稳定
将山墙抗风柱所承受的纵向水平力传至两侧柱列上
加强屋盖结构在横向水平面内的刚度,使横向水平荷载沿纵向分布
单层厂房结构中,( )的作用是将墙体和柱、抗风柱等箍在一起,增加厂房的整体刚性,防止由于地基发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引起的不利影响。
圈梁
连系梁
过梁
基础梁
下列选项中,( )适合作为单层厂房无檩体系屋盖的屋面板。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钢丝网水泥波形瓦
钢筋混凝土挂瓦板
石棉水泥瓦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屋面板、屋架或屋面梁、托架、天窗架属于屋盖结构体系。屋盖结构分无檩屋盖和有檩屋盖两种。( )
排架结构形式是指钢筋混凝土排架由屋面梁(或屋架)、柱和基础组合,排架柱上部与屋架刚接,排架柱下部与基础刚接的结构形式。( )
屋面梁或屋架、横向柱列和基础等组成横向平面排架结构,它是单层厂房的基本承重结构。( )
一般单层厂房中,横向排架是主要承重结构,屋架、吊车梁、柱和基础是主要承重构件。( )
作用在厂房结构上的大部分荷载(屋盖上的竖向荷载,吊车上的竖向荷载和横向水平荷载,横向风荷载或横向地震作用,部分墙体和墙梁的自重以及柱上的设备等荷载)都是通过横向排架传给基础、再传到地基中去。( )
伸缩缝从基础顶面开始,将两个温度区段的上部结构完全分开,留出一定宽度的缝隙,当温度变化时,结构可自由地变形,防止房屋开裂。( )
通常所说的单层厂房结构的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
单层厂房的支撑体系包括屋盖支撑和柱间支撑两部分。( )
厂房支撑体系是连系屋架、柱等构件,使其构成厂房空间整体,保证整体刚性和结构几何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有檩屋盖体系由小型屋面板、檩条、屋架和屋盖支撑组成,该体系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刚度,适用于大中型单层厂房。( )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