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期末大作业
小课间应有的模样
为了增加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活动量,自2023年11月至今,青岛市李沧区某小学把课间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带领大家“动起来”早上九点,下课铃刚刚敲响,千名学生陆续从各自教室有序来到操场上进行课间活动。呼啦圈、花样跳绳……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学生,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自己喜爱的运动和活动中。学生对于多出来的5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都非常高兴,“I5分钟的课问能玩得很过瘾!”
学校为这次课间试点改革做了充分的准备,为班级配备沙包、橡皮筋、大跳绳等小道具,为年级配备滚铁环、绳梯等体育器械,学校还对班级集合和队列行走规范进行了专项训练,实现集合速度快、秩序好,也对操场活动区域进行了班级划分,学校大队委在课间巡视,及时制止危险行为,最大限度保障了课间活动的安全、有序。
在课间调整的初期,四年级(1)班班主任王老师曾担心“孩子在课间玩多了,会不会影响上课的精力?”但在一次酣畅淋漓的下午课间后,她发现孩子的课堂专注度反而比原来要好,一节课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了不少。“动静结合,对课堂的40分钟是一种促进,我们会继续和孩子们一起把课间活动变得更丰富!”王老师说。学生家长感受也很深刻,“感觉孩子体力明显提升了,胃口也比原来大了,晚饭吃得格外香!”
与该小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学校还存在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而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情况,明文规定禁止室外活动,甚至要求学生除去洗手间外,不能随意走出教室活动等。对学生限制课间活动的理由各有不同,其中占比最大的理由是为了防止课间打闹、奔跑或其他玩要行为造成学生的意外伤害。还有一些教师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拖堂,或者占用课间时间与学生交流学习问题,导致学生课间活动时间被压缩。也有学校因为规模和活动空间受限,考虑到孩子们跑动不开,而不得不约束小课问的活动。
(案例资料来源于中国教育新闻网、新华网等网络新闻报道)
请结合所学知识:
(1)结合案例,分析是否应该提倡课间活动?并阐明理由;(65
分)
(2)为了发挥课间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请结合案例经验,为中小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35分)
(总字数不少于 1000字)
参考答案:
应提倡课间活动
一、课间活动的重要性
课间活动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能在心理、情感和社会技能等多个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身体健康的促进
长时间连续坐着听课可能导致学生血液循环不畅,影响身体健康。课间活动可以让学生暂时离开座位,进行身体活动,缓解身体僵硬和不适,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健康状况。
三、心理健康的维护
课间活动可以让学生暂时从紧张的学习氛围中解脱出来,进行放松和休息,有助于减轻学习压力,改善心情。这对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绪至关重要。
四、社交能力的培养
课间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与他人交流互动的机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通过与同学一起参与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合作、沟通和分享,这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
五、学习效率的提升
虽然课间活动会暂时中断学习,但适度的休息和放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调整状态,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专注力,从长远来看,对学习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安全和纪律的考虑
当然,在提倡课间活动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安全和纪律问题。学校应制定相关规定,确保学生在活动期间遵守纪律,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教师也应在课间活动期间保持警惕,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七、总结
综上所述,课间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交能力和学习效率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提倡课间活动,并在确保安全和纪律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活动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为了发挥课间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为中小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合理化建议:
一、明确课间活动的重要性
学校管理层应明确课间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社交能力及学习效率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计划。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确保课间活动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二、合理安排课间活动时间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课程安排等因素,合理安排课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身体活动、休息和社交互动。同时,避免将课间活动时间过长或过短,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
三、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间活动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例如,设置户外游戏区、室内运动场所、图书馆阅读区等,让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四、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
在课间活动期间,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通过制定安全规定、设立监控设备等措施,确保学生在活动期间的安全。同时,教师也应在课间活动期间保持警惕,及时处理突发情况,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加强师生沟通与互动
教师应在课间活动期间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这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为改进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六、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
学校应建立课间活动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定期对课间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通过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改进和调整。这有助于不断完善课间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综上所述,为了发挥课间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学校应明确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加强师生沟通与互动,并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交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暂无评论内容